相信很多人對以下場景都不陌生:銷售人員將電解器的兩根金屬棒,分別插入自來水和純凈水開始電解實驗。約5分鐘后,純凈水并無多大變化,或者顏色只略微變黃;而自來水卻開始冒泡沸騰,并產(chǎn)生大量墨綠色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對飲水健康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,凈水器已經(jīng)成為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用品,但是在購買凈水器過程中有些廠家為了推銷凈水器,可謂花樣百出,一不留神我們就被套路了。比如凈水界流行著的電解水實驗,通過實驗向消費者正大光明的忽悠,而消費者由于缺乏相關認知,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掉入銷售員的“陷阱”中?,F(xiàn)在煙臺衛(wèi)監(jiān)就帶您破解忽悠,走進真相。
相信很多人對以下場景都不陌生:銷售人員將電解器的兩根金屬棒,分別插入自來水和純凈水開始電解實驗。約5分鐘后,純凈水并無多大變化,或者顏色只略微變黃;而自來水卻開始冒泡沸騰,并產(chǎn)生大量墨綠色、棕色絮狀物,且該絮狀物越積越多,形成厚厚的一層懸于水中,看著令人不寒而栗。趁著消費者形成的感觀上的不適,銷售人員再添油加醋,夸大自來水的污染,從而讓人深信不疑。
然而,真相真的如此嗎?電解水實驗其實并不假,只是銷售人員把實驗原理歪曲了,并以此來誤導消費者。
實驗所用的電解器,兩根插入水中的金屬棒,一根是鐵棒,一根是鋁棒,實驗時鐵棒作為陽極,鋁棒作為陰極。由于自來水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少量鈣、鎂等陰陽離子和微量元素,這些離子具有導電性,當電解器兩極插入自來水中并接通電源后,陽極的鐵棒本身會因電流作用釋放出鐵離子,生成的鐵離子與水中各種陰離子結(jié)合形成各種鐵化合物,從而出現(xiàn)了絮狀沉淀。純凈水中由于不含有離子,不具有導電性,所以不會有顏色生成。電解器讓水的顏色改變與水質(zhì)無關,水只不過充當了導體的作用。實際上,自來水中含有的礦物質(zhì)是人體所必需的,電解水實驗不能作為檢測自來水水質(zhì)好壞的依據(jù),純凈水中加入食鹽后同樣會出現(xiàn)大量絮狀物。部分凈水器銷售人員就是利用這一科學原理,誤導消費者,從而讓消費者堅信凈水器的神奇凈水效果。
煙臺衛(wèi)監(jiān)提醒:
凈水器能有效攔截水中的雜質(zhì),方便家庭飲水的需要,但面對套路中,大家要保持理性,針對合適的需要,選擇合理的產(chǎn)品。